2024年8月20日,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第六次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副处长郭帅和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调研员张文柳线上出席会议,国家项目主任、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项目首席技术顾问、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以及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副局长陈宗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仙居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吴宏伟出席会议,会议由李永红副主任和马超德助理驻华代表共同主持,陈宗迁副局长致欢迎辞。

会议听取了国家项目办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仙居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三个试点办2024年项目实施进展汇报,审查了下一阶段工作计划。项目首席技术顾问和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分别对项目实施和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和要求。

李永红指出,经过五年多的实施,项目进入收尾和验收阶段,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丰硕的项目成果,成效显著。他强调,一要高度重视,再接再厉,确保按照项目目标和指标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做好终期评估准备;二要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统筹推进,充分利用国际赠款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三要加强国内外宣传,讲好故事,提高项目影响力;四要充分总结提炼项目试点示范作用,为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做好支撑,为中国和全球国家公园建设贡献经验。
马超德肯定了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希望项目在结项前,系统总结做法和经验,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建设提供经验和支撑;全面开展项目成果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提高项目影响力;做好项目可持续管理,为2024年10月即将开展的项目独立终期评估做好准备。

来自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三个试点办代表以及项目专家等共40余人参会。
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是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开发的中国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项目下的协调子项目,由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实施,主要目标是推动中国保护地管理机制创新,建立有效的国家公园体系,增加保护地面积,增强保护地管理有效性,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性的生物多样性等。项目于2019年11月启动,实施期为2019-2025年。2022年3月,项目顺利通过独立中期评估,获得“满意”的评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