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至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创新型融资机制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生态环境部、世界银行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承办。来自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等40余人参会。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司长张文才、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可持续发展局局长Benoit Bosquet,世界银行环境、自然资源和蓝色经济全球发展局局长Karin Kemper,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余立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市场处副处长杨娉致开幕词。
会议围绕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资源调动现状、筹资有利条件、筹资影响与风险评价、创新性融资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明年在云南昆明举行,资金机制和资源调动将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形成及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私营部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各方表示将加强合作、凝聚共识,积极推进资源调动文件制定进程,持续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创新型融资机制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