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环保清风
 
 
勤劳本分,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源:履约一处   时间:2020-05-22  
   我在山东农村长大,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家中老幺。小时候,父亲在县城水利局工作,经常出差,工资很少,还要孝敬爷爷奶奶,母亲在老家带着我们四个孩子过活。所以,遗传了父亲读书习惯的我,日常受母亲的影响更大。母亲个性好强,意志坚定,勤于思考和劳动,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在众多农村孩子都辍学务农的大环境里,坚持让我们上学,利用各种时间差带我们赶农活,吃了很多苦,一心把我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事起,母亲就统筹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春种棉花夏种玉米大豆秋种小麦,房前屋后种各种蔬菜,家里养鸡养鸭养猪养牛养狗养猫都是有用处的,鸡蛋鸭蛋和猪都用来卖钱,牛是农活好帮手,养狗护院养猫捉老鼠。能在田里干活的天气就一直在田里,不能干农活的日子就带着我们拆洗棉衣棉被做衣服鞋子等,作为村里唯一的裁缝,还要免费帮别人裁剪衣服。每天晚饭时,她都给我们每个人布置好第二天的任务和工作量,比如暑期,她和两个哥哥一般六点前出门去田里干活,我和姐在家做早餐并铺炕扫地,把鸡鸭猪牛伺候好,还要浇菜。饭后一起去田里干活,我作为老幺干活效率比较低,被早点派回家准备午饭和晚饭,晚上收拾完锅碗喂好家禽牲畜才有机会读书写作业。我小学4年级时,父亲申请调到我们乡政府工作,离家近很多,不用出差,每天下班可以回家,日子开始越过越好。

 

  印象最深的农活是在两趟麦茬中间挖坑种玉米、沉闷的午后背着20公斤重的喷雾器给比我高许多的玉米打药、正午时分太阳照射下给棉花地除草、大雨前夕给庄稼撒化肥。当时只知道农药化肥是收成的保证,还不清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每天都特别辛苦,做得不好要挨骂做错了会挨打。但家里总是捉襟见肘,开学前为学费书费发愁,还不得不穿带补丁的大改小的旧衣服,爱读书的我经常很惆怅地想,什么时候我才能不用老是干这些体力活还能过上好日子呢?

 

  母亲很善于做思想工作,田间地头都给我们讲做事的目的和如何做好的要领,她说自己嫁到我们村之前,什么农活家务也不会,到这边被人看不起,只好自己琢磨,不惜力气干各种能改善生活的活计,有孩子后还要学会做衣服,不敢好吃懒做,怕孩子受欺负。以后如果不想这么辛苦,就必须自己争气,好好学习,考出去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如果一家人都像爸爸这样有工资就不用完全凭体力来讨生活了。

 

  这么多年过去,随着党领导国家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我们这个本分的家庭早就通过辛勤的劳动过上了小康生活,母亲很欣慰我们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用仅凭体力也能过得很好:大哥从部队转业,现在北京和战友合伙做招待所,曾捐款为家乡修桥修路;姐姐在北京的一所大学承包了一个小卖店,大哥和姐在这次疫情中损失较重,但依然乐观面对,考虑着疫情恢复后怎么做才能招徕更多顾客;二哥和我都有机会读到研究生,二哥在老家县法院工作,我也如愿进入环境保护战线,大家庭群十几个人一起视频通话非常热闹,四个小家庭都很幸福,平时轮流给父母电话,我有假期时会回老家,或者带父母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增加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机会。

 

  目前,父母已经七十有余,分别帮我们几个带大了孩子,在老家依然种着四亩地庄稼和半亩菜地,说是不给我们添负担。因为没有经济负担,二老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我们的下一代已经不需要仅凭体力来挣生活,父母亲的辛勤劳作无私奉献培养了我们“勤劳能致富、本分过人生”的三观,已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他们,未来可期。

 

  (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履约一处 高凌云 供稿)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2688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100035
技术支持:中绿实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091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