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价值观,无论父辈祖辈显赫与否,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立身处世之本,告诉晚辈应当如何行走世间。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动产,它教会顺遂时不忘形,逆境时不怯懦;家风是一个人走世间的底气所在, 有了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坚守自己的底线。
我们这一辈生在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共生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生子女应运而生,下海经商者蜂拥而至,家族这个概念似乎慢慢缩小到三口之家,但即使如此我的家庭在爷爷过世之后依旧以郭氏家族的形式生活着。仿佛无论走到天南海北,总是有一股底气支撑着我勇敢向前,而无论我们身居何职,也总是有一份底线在警示我做人为善。
团结互助是祖辈们留给我们的无形的家训。总是听老一辈的人讲起家族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郭氏家族被迫四处逃难,家族五人在辽宁省朝阳市的一棵老槐树下分别,约定他日太平,依旧回到这个地方团聚,于是爷爷被三爷带着,几经波折来到了黑龙江省伊春市。当年孑然一身的兄弟俩,靠着相互扶持和鼓励,才终于在我的家乡扎了根,有了如今人丁兴旺的郭氏家族。
而到了父辈,我的父亲是家中长子,在爷爷走后便担负起一家之长的重责提携弟妹、教育后辈,在他的心中始终惦念着家族的每一个人。父亲青年下乡之时,爷爷教育他要吃苦耐劳。父亲便听从爷爷的教导,成为下乡的一批青年人中最出色的一个。那时虽然收入微薄,但父亲依旧攒下许多钱,希望可以贴补家用。一次,父亲思家许久未归,便向领导请假。在得到领导许可当天,硬是等不及中午的火车,凌晨两三点天刚蒙蒙亮之时便背起行囊,沿着火车道走了30公里的路,走到脚趾起泡,走到汗流浃背,但一切的疲惫都在打开家门的那一声吱呀中卸下了。看到弟弟妹妹的簇拥,他觉得自己的辛苦值得。将攒下的钱放在母亲手中,他觉得身为长子的责任感在这一刻得到了认可。
父亲也曾讲起家族的事情,祖辈曾试图在北京扎根不成,另寻他处,而对于迎着中国腾飞浪潮一辈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祖辈的夙愿,要努力学习奋斗,承袭祖辈团结互助的精神。于是,乘这父辈拼搏的积淀和良好的家风,我们姐弟三人终于在北京稳住了脚跟。父亲常说,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姐弟就是最亲近的人。一个人织成线,三人织成网,在大城市生存不易,但再疲惫的生活也敌不过血浓于水的亲情,再困苦的日子也打不败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这一辈的孩子将郭氏家族从伊春这个小城市搬到了首都北京,也将在这里开枝散叶,开拓疆土,让家风传承下去。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一代一代改变的是地域和时代,一代一代不变的是家风和亲情。家风是一个人修身成人的开始,亦是一个人的精神路标。我们也会将祖辈父辈的故事讲下去,将团结互助的精神传下去,让郭氏家族的家风绵延在中国千万户的家风中,凝聚成国风,汇聚成国力,让华夏民族精神不朽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