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 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10年1月
我谨代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祝贺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在中国正式启动。感谢环保部邀请我作为中国民间组织的一员致辞。
2010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以去年年底哥本哈根峰会为分水岭,全球各个国家都把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列成了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一个主流话题,其含义比最近的金融危机更为深远。
物种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据IUCN发表的2008年红皮书,全世界被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濒危的比率高达40%。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我国受威胁物种的比例为:无脊椎动物34.74%,脊椎动物35.69%,裸子植物69.91%,被子植物86.68%。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
生态系统的危机也是同样。联合国2005年发布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指出: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正在不断退化,在未来5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这将威胁到我们人类的长久发展。
气候变化为这个危机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现在每年由于森林消失造成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森林植被可以减缓气候变化,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 生物多样性年的主题词 – 是一句千真万确的话。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动植物的生命,它和当地居民生命、和全体人类的生命都息息相关。
作为常年从事自然保护的人士,我们在看到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危机的同时,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此,我希望和各位分享我们作为民间组织所看到的机会和建议:
一、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发挥民众智慧。虽然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外来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在很多乡村社区和少数民族村落,都有活生生的保护自然的基础和文化传承,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蕴含在他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物种、遗传资源的保护、还是保护区管理,当地群众的参与和智慧,是成功保护的关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态文明的伟大创造,都是地球人爱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必修课; 二、生物多样性的危机,需要全社会的智慧来应对。民间组织应该加强学习和协作,对政府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多了解,吸取其他组织和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教训,并努力争取国内外有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性的企业参与和支持。这些合作可以让目前还比较边缘化的自然保护工作得到更多公众理解,只有广大消费者和公众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工作才能有持续和深入的支持。我们要发动所有人的智慧,改变公众的消费习惯、价值取向,重建人对于自然的情感和尊重。 三、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和需求多做宣传。我们在很多国际大型会议和交流平台上经常看到,很多国家本土的组织和社区群众代表参加,表达他们对自然保护的看法,尤其是提供对于国际的一些政策和趋势的当地视角。然而在这些会议上,中国代表的身影还比较缺乏。中国有很多非常好的生态保护政策,对生态保护方面的投资也不少,应该在国际上有更多的宣传,创造理解、交流、学习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和中国在相关方面的国际地位将会很有益处。
大家都说,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从民间的角度从事这个事业,面临资金、社会支持、政策等局限。但是我认为贵在坚持,虽然我们能力还非常有限,但是只要坚持开放生态保护让民间参与,一定会涌现出很多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经济、市场机制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添加信心。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于2007年成立,作为中国本土的从事保护自然环境的民间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是扎根基层,致力于保护中国最美好、最珍贵的自然。“山水”的团队来自各个领域,有国际国内的经验,我们希望以职业精神和全球视角,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开展适合中国本土情况的自然保护工作。
2010年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全球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必将为这个事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支持。
我们希望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携手,为保护最美好、最珍贵的自然共同努力。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