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研究
 
 
迈向COP28:全球气候适应行动的中国贡献——早期预警与适应气候变化主题活动“气候适应投融资推动经济社会韧性发展”专题专家观点
 
来源:合作二处   时间:2023-07-20  

  2023年7月11日,作为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之一,迈向COP28:全球气候适应行动的中国贡献——早期预警与适应气候变化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陕西西安顺利召开。本次活动设置了“全球气候适应行动的中国方案”与“气候适应投融资推动经济社会韧性发展”两个专题研讨环节。其中,“气候适应投融资推动经济社会韧性发展”专题邀请了来自中国再保险集团、世界银行、汇丰银行、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资源研究所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等机构代表,分别就各自领域气候适应投融资政策与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与会专家观点摘编如下:

 

  汪申

  中国再保险集团前巨灾风险管理资深总监

  气候适应的关键在于气候风险管理。气候风险主要包括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汇丰银行重点聚焦风险数字化,通过构建风险数据(看得清)-风险模型(算得明)-风险保障(管得住)的风险智能体系,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其中,巨灾保险作为重要的风险保障,分为传统型巨灾保险和指数型巨灾保险。各地应该在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防灾防损、财税支持和产品创新五个层面因素的基础上,探索符合自身风险条件的巨灾保险试点。

 

  刘大海

  世界银行IFC蓝色产业专家

  海岸带是地球上海洋碳汇最密集的地区,其高效的碳捕获和碳埋藏能力,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缓冲作用。海洋碳汇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额外的激励机制,前景极其广阔,国内试点地区陆续推出碳中和债券、绿色债券等多种创新型碳金融产品。当前蓝色金融国际实践逐步发展,国内在蓝色金融领域也做出了有益探索。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发布了全球首个较为完整的分类框架《蓝色金融指引》。在海洋碳汇投融资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包括收益权融资、保单质押融资、海洋碳汇指数保险、自愿减排机制下的海洋碳汇交易、蓝碳基金等。

 

  王颖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

  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汇丰银行作为国际上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早在2020年就已把净零转型作为四大战略支柱之一。净零战略具体包括成为净零排放银行、助力客户低碳转型及探索气候创新解决方案。在可持续金融产品方面,为尽量满足多样性化的客户需求,提供绿色融资和可持续供应链融资两大类。其中,绿色融资主要包括绿色债券、绿色贷款、转型债券等产品。可持续供应链融资主要包括可持续供应链金融、供应商定期贷款、绿色贸易贷款等产品。在创新气候解决方案方面,汇丰银行也做了很多探索,例如搭建FAST-Infra平台以填补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与Pollination成立合资公司Climate Asset Management以发掘更多的创新气候解决方案。

 

  丁士能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处长

  联合国报告指出,到2030年前,发展中国家的适应成本极有可能达到每年1400亿至3000亿美元这一预期区间的上限估值。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适应成本是当前公共气候适应资金流的5-10倍,而且差距仍在扩大。根据全球气候适应委员会的分析,对气候适应项目每1美元的投入就会产生2-10美元的回报。我们需要在资金和执行方面逐步增强雄心,通过直接投资、私营部门参与方式增加公共适应资金,优先采取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气候韧性的措施,并防止现有差距扩大,以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大幅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霍莉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企业事务部副主任

  对全球绝大部分城市而言,健康水源集水区是重要的自然基础设施。目前,全球大型城市中约有17亿人口的供水依赖于城市地表水源集水区,TNC分析了全球超过4000座城市的地表水源集水区,发现占总面积约40%的集水区已呈现出中度到高度的人为干扰和环境退化。目前TNC至少跟全球超过25家大型企业合作,通过水基金+水补偿的模式,促进多利益相关方参与流域水源地保护。未来,要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特别是水源地/水资源管理的适应能力,倡导多部门合作,包括鼓励社会组织、公益机构、企业等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鹿璐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副研究员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候安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气候变化下中国城市将面对愈发严重的河流洪水及高温风险。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目前以及近期减排现状的锁定效应。全球气候适应委员会建议未来气候适应行动应逐步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在扩大气候韧性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三大挑战,包括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基础设施面临的潜在气候风险认识不足、对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价值认识不足以及气候韧性基建投融资面临巨大资金缺口等。未来中国可从提高社会对未来气候风险的认识、完善气候韧性项目的价值评估和流转体系、拓展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三方面着手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

 

  钱钊晖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全球在适应规划、融资和实施方面的努力取得渐进式进展,但未能跟上日益增加的气候风险,并且气候适应资金需求存在巨大缺口。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积极推动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扩大气候适应资金的渠道,推动国家和部门层面的气候风险管理工作主流化。未来,要不断推动气候金融市场建设,鼓励开发气候适应的可持续基础设施相关服务产品。探索通过市场机构发行巨灾债券等创新性融资手段,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金融市场在提供适应资金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支持气候风险较高的领域开发保险产品和开展相关保险业务,开展和促进“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试点和推广工作。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2688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100035
技术支持:中绿实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091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