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至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军一行赴丹麦开展中丹水和环境战略领域二期合作项目(SSC)访问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丹麦水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经验和应用成果,促进中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深度合作。中方代表团由我中心、北京市、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SSC项目合作伙伴专家代表组成。
中方代表团全面学习了丹麦水生态环境管理的技术经验和应用成果,听取了丹麦关于环境有害物质(EHS)的战略管理和现状评估方法、环境数据门户网站建设以及供水管道精细化监控和检测设备等先进水技术的相关介绍,深入了解了丹麦地表水和海洋综合监测计划的相关工作进展,实地调研了丹麦Ejby Mølle污水处理厂,并就北京、江苏和广西地表水监测、水污染物治理、环境DNA监测试点等工作开展深入交流。

访问交流期间,张玉军主任在丹麦哥本哈根分别会见了丹麦环境部副常务秘书Ida Hannibal女士、丹麦环保署副署长Isabelle Vinten女士以及丹麦外交部绿色发展部主任Karin Poulsen女士,并就各自工作进展及未来合作交换了意见。
会上,Ida Hannibal女士对中方代表团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丹麦环境部主要业务领域,并表示丹麦环境部致力于推动自然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她回顾了中丹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领域合作进程,高度赞赏SSC项目取得的成果。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中丹友谊,推进中丹环境各领域深入合作。
Isabelle Vinten女士回顾了SSC项目合作进程,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以及中丹双方在联合举办世界水资源大会污水管理分论坛、组织丹麦环境大臣一行赴北京大兴开展新凤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安南湿地调研活动等丰富合作成果。她表示,愿意积极分享丹麦在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监控和防治技术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Karin Poulsen女士对中丹环保合作及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和肯定。她强调,丹麦政府希望与中方按照中丹共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丹麦王国政府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在能力建设、绿色技术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张玉军主任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气候变化工作,对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近十年来,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5年,中国再次召开的高规格生态环保大会。今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我国将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绿色发展领域开展行动,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张玉军主任强调,2014年以来,我中心与丹麦环保署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围绕废气和废水治理,在环境保护立法、排污许可、废水处理技术以及融资模式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为生态环境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丹麦深植环境保护理念、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他高度赞赏丹方在水环境数据收集与模型开发、供水和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污水处理厂能源优化和碳减排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先进的做法和经验。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汞污染防控、温室气体减排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希望丹方能为中方继续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中方将积极推进SSC二期项目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加强项目试点成果在国内其他省市的宣传和推广应用。
此次访问交流,中丹双方分享经验技术,坦诚交换合作意见。双方明确继续加强环境合作,并在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管理、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系统、模型开发、绿色技术等创新性和前瞻性技术方法领域扩展合作交流。
SSC二期项目于2021年正式启动,中心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农村污水和工业废水减排示范项目实施。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中丹水污染防治政策和技术,引进丹麦水环境管理经验和生态修复技术,为中国打造2-3个农村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