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对外合作 > 区域合作机制 > 新闻一览
 
 
中非青年创新网络—绿色技能驱动可持续未来圆桌对话顺利举办
 
来源:合作二处   时间:2024-09-05  

  2024年8月29日,作为中非合作论坛:中非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圆桌对话平行圆桌之一,中非青年创新网络—绿色技能驱动可持续未来圆桌对话在上海市顺利举办。本次青年活动由中国生态环境部指导,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简称中心)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虹口区生态环境局支持。来自近30个国家的亚非青年和儿童,以及多国环境与气候政府部门、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私营部门等代表参与了本次圆桌交流与讨论。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崔丹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伍江,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巡视员屈计宁出席并作开幕致辞。

 

 

  崔丹丹表示,中非作为全球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伙伴,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是这场绿色行动的主力军。近年来,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举办了近10次亚非青年应对气候变化交流与能力建设活动,为青年群体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希望中非青年和儿童坚定信念,勇担使命;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为中非友好合作事业注入更多正能量和活力。

 

 

  毕曼达表示,非洲有超过5亿儿童面临干旱和飓风等气候风险。与此同时,非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陆,46%的人口在18岁以下,拥有巨大的潜力和人口红利。建议加大对绿色技能投资,利用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结合社区传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青年成为气候变化的关键行动者,提供更多创新的气候智慧解决方案,建设气候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

 

 

  伍江表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资源匮乏等地球危机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绿色技能为动力、以对子孙后代的深切责任感为指导的创新解决方案。几十年来,同济大学利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的优质资源和丰富积淀,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发展绿色低碳原创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和产业化,努力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高地。

 

 

  屈计宁表示,上海一直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深化上海地方碳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力度,支持儿童、青年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和实践。本次圆桌为分享中非儿童和青年参与气候变化行动实践、探讨气候行动领域青年领导力提升路径提供对话平台。期待在本次圆桌上能够涌现有想法、有亮点的新观点和新方案,为推动中非青年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提供新思路。

 

  刚果(布)驻华使馆教育参赞Aimé Stanislas ETOKA-BEKA和非洲国家青年代表HABARUGIRA FABRICE NELLY作引导发言。与会亚非青年和儿童代表分别就“气候创新网络:提高青年对气候适应行动的参与度”“设计我们的未来:中非青年气候解决方案创新”两个议题开展沙龙对话,分享中非青年和儿童参与气候变化行动的良好实践,围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气候政策研究以及气候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提升气候行动中的青年领导力。

 

  活动期间,与会青年和儿童代表围绕气候技能创新、气候社区行动、气候意识提升等议题进行讨论,共同设计了“中非儿童和青年气候行动者倡议”,呼吁亚非青年和儿童积极参与气候行动,提升自身绿色生活知识和技能,携手推动区域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2688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100035
技术支持:中绿实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091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