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平行论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框架下绿色价值链伙伴关系在广西北海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支持。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及地方环境部门、东盟国家气候与环境部门、以及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业等代表参加论坛。
柬埔寨环境部副国务秘书欧恩·班哈涅、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二级调研员付杰、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环境部门主任翁索克、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潘国尧出席活动并致辞。棕榈油生产国理事会副秘书长穆斯达利法·马赫穆德做特邀发言。
欧恩·班哈涅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下,绿色价值链转型不仅是中国—东盟的共同愿景,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中国—东盟应超越短期目标、共享愿景,通过重构生产生态系统和消费生态系统,推动绿色供应链整合,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可持续生产,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期待区域绿色价值链伙伴关系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本框架下,为各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更多驱动力。
付杰表示,绿色价值链通过优化提升供应链、产业链、贸易链的可持续性,是全面实现更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的关键支撑。新一期《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为深化东盟绿色转型和绿色实践规划出新蓝图,为区域绿色价值链合作进一步夯实政策基础。中方愿持续推进多利益相关方对话,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为契机,鼓励更多合作伙伴积极参与,不断凝聚共识,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为绿色价值链合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翁索克表示,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在可持续贸易领域拥有广阔合作前景,需从环境、社会、经济多个维度推进可持续发展,这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需求高度契合。各国升级自贸协定需依托竞争与比较优势深化合作,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兼顾经济合作与环境、社会影响。中国与东盟需协同应对挑战,调动资源与人力合作,明确数字经济、循环经济、绿色价值链等领域建设方案。期待双方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夯实绿色价值链伙伴关系。
潘国尧表示,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加速重塑,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已成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广西依托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双园”、西部陆海新通道、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推动区域价值链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期待为构建具有韧性与可持续性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贡献广西力量。
穆斯达利法·马赫穆德表示,作为全球棕榈油产业核心协作平台,棕榈油生产国理事会致力于推动行业公平、可持续与包容性增长,东盟国家是其中关键力量。在即将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框架下,期待与中国加强政策协同和标准对接,共同推动棕榈油贸易绿色可持续转型,打造全球可持续商品贸易典范,共建可持续未来。
论坛围绕中国—东盟农产品绿色价值链实践与展望、中国—东盟绿色贸易与重点行业可持续转型实践两大议题开展交流讨论,来自东盟国家环境部门、相关国际组织、智库、企业等机构代表做专题发言,分享了区域农产品可持续生产与绿色贸易、冷链物流行业转型、绿色低碳园区建设等气候创新解决方案与可持续转型路径,探讨推动全球价值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合作潜力。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希望进一步依托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交流平台,共同促进区域绿色低碳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可持续转型,推动区域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