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动态
 
 
中非合作论坛:中非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圆桌对话在北京召开
 
来源:合作二处   时间:2024-09-01  

  2024年8月27日,中非合作论坛:中非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圆桌对话在北京召开。本次圆桌对话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同济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支持。来自生态环境部及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非洲国家环境部门、非洲驻华使馆、联合国驻华机构、相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崔丹丹,加蓬环境、气候和人兽冲突部部长内阁顾问ALLO’ O Serge Molly,加纳多边关系局主任Jedidiah Reuben Adogla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

 

 

  崔丹丹表示,中国与非洲国家始终是好朋友,好伙伴。自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来,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中国生态环境部积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重要成果,加强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建设,推动“中非绿色创新计划”“中非绿色使者计划”、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等旗舰项目落地实施。

 

 

  ALLO’ O Serge Molly表示,加蓬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国85%以上面积被森林覆盖,近三分之一的国土是自然保护区,并且拥有非洲最大的林区象群。加蓬从本国国情出发,努力兼顾自然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长期致力于妥善处理人兽冲突问题。

 

 

  Jedidiah Reuben Adogla表示,随着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外交领域的重要议题,加纳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各方共同努力让更多国际资金流向气候脆弱国家。全球发展倡议和《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为中非气候合作描绘了美好愿景,期待通过中方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项目,更好提高加纳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亚非工作部主任、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秘书长吉拥军,埃塞俄比亚计划和发展部高级主任Mengistu Besho,乍得环境、渔业和可持续发展部气候变化减缓高级别代表Moussa Baba Abakar,马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署环境教育部主任Mamoutou Kone,世界资源研究所非洲能源项目主任Meron Tesfamichael,世界自然基金会加蓬办公室森林项目主任Jean-Paul Engone Obame,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出席会议并在“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对话”环节发言。

 

 

  毕曼达表示,儿童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最小,但是却是气候脆弱性最高的人群,容易受到热浪、疾病和干旱的影响。其中,非洲儿童受到气候的威胁最大。在非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与合作伙伴密切协作,确保面向儿童和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可持续运转,加强气候变化适应性。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生态环境部合作,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气候适应战略纳入国家气候适应战略和省级行动方案,并共同推进南南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有效的气候问题解决方案。

 

 

  涂瑞和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距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实现仍存在较大差距,且不少目标的实现进程还在倒退。多边合作机制是应对不断恶化的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多边合作机制下的执行。中国作为主席国推动COP15达成历史性的“昆蒙框架”,正在进行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政府间谈判,都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了信心。

 

 

  吉拥军表示,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长期致力于弘扬中非传统友谊,增进中非人民友谊,促进中非地方政府交流合作,从民间层面助力中非关系行稳致远,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期待与非洲国家一道,共同谱写中非环境合作新篇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Mengistu Besho表示,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人口大国,气候变化使埃塞俄比亚发生洪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上升,增加了社区及小农户的脆弱性。期望能够通过中非气候投融资合作,共同为减缓和适应调动更多必要资源。

 

 

  Moussa Baba Abakar表示,中国是乍得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双边机制下,双方开展了环境、农业、能源等领域的诸多合作。期待未来可以和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技术转让、光伏发电等领域开展合作。尤其是电力领域,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将提高乍得的电力可得性,让普通民众能够从中国与乍得的合作中受益。

 

 

  Mamoutou Kone表示,中国和马里的合作源远流长,在农业、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等领域都有中国伙伴的身影。通过与中国开展合作,马里得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在生态环境领域,马里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自然资本管理、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期待在中非合作框架下交流分享各自成功经验,并希望与中国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Meron Tesfamichael表示,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了许多中非合作项目,积极推动政策研究、利益相关方对话、商业项目孵化等。非洲大陆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而中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期待中国和非洲能够在电力设备、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提高非洲电力可及性。

 

 

  Jean-Paul Engone Obame表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愿景是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世界自然基金会加蓬办公室积极推动中国和加蓬双边合作,并促成双方签署可持续森林管理备忘录。期待加蓬和中国能够在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开展更多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交流活动。

 

 

  李永红表示,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多重环境危机。为加强中非环境与气候合作,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于2020年正式启动,成为中非双方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的重要合作平台。未来,中心将持续推动双方围绕气候适应和可持续投资、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绿色贸易和可持续价值链等主题,共同打造更多公共知识产品,支持非洲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会上,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加纳多边关系局、加蓬环境、气候和人兽冲突部、埃塞俄比亚计划和发展部、乍得环境、渔业和可持续发展部、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和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代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中非绿色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倡议》,进一步深化中非环境和气候合作共识。

 

 

  本次活动旨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交流与实践分享,围绕投资自然—中非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迈向2030—中非可持续能源转型与绿色投融资、中非绿色低碳合作新机遇—新能源车合作与机制创新、中非青年创新网络—绿色技能驱动可持续未来4个主题开展专题圆桌研讨,促进全球发展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2688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100035
技术支持:中绿实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091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