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主要精神、作风和品质的体现。好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幸福、和谐、美满、昌盛的法宝。《朱子治家格言》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曾国藩十六字箴言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我家没传下这般正式的格言家训,但在父母言行举止等诸多细节中能捕捉到我家家风的痕迹。
养儿方知父母恩,百善孝为先。年幼时我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从广州调回小城市工作。为人母后,我明白了他们是不想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奶奶90岁高龄时不慎摔倒,导致卧床两年多。那个年代护工还不常见,父母一边要工作,一边要照顾奶奶,具体到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翻身洗澡,后期还要安抚老人的情绪,八百多个日日夜夜直至老人离世。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印在我成长的记忆里,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诲,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
我的母亲是一名医生,她常说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宽以待人,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就能融洽快乐的相处。母亲的人缘很好,不论是同事患者,还是亲人邻里,只要是能帮上忙的,她从不推辞。为了照顾科室的同事与家人团聚,一连好几个春节,她都安排自己除夕夜值班。幼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除夕夜能和妈妈一起守岁。她的善良、宽容深深植根在我的心里,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形成换位思考,宽以待人的性格。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转业到地方后从事纪检工作,从小就给我讲过很多廉政方面的故事。因为父亲的工作性质,总会有很多人来送礼,父亲总会将礼物原封不动的退回去,并教育我做人要光明磊落,淡泊名利。至今清晰地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父亲就告诫我年轻人要勤勤恳恳工作,少计较个人得失,并一再教导我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父亲的以身作则如一盏明灯,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以勤奋扎实、廉洁自律的作风,走稳走好每一步。
转眼我已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的年代,我常想我们能给下一代留下什么?在我看来,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每个家庭都应该构建起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责无旁贷的担当起这一重任。每一个家庭的良好家风经过悠久岁月,融成民风、国风、最终将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文脉与底蕴。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用美好的品德温暖了我,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孝顺、善良是做人之本,勤奋、廉洁是成功的奠基石。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会给孩子做好榜样,让他们将这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传承下去。
(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财务处 李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