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采购招标
 
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开发招标公告
来源:履约二处   时间:2022-09-23  

各有关单位:

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改革规划项目(China’s Protected Area Reform, C-PAR,以下简称规划项目)是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牵头开发的全球环境基金第六增资期(GEF-6)项目,旨在通过系统的法律和制度改革和创新,促进中国自然保护地保护体制转型,保护具全球重要性的生物多样性。规划项目包含6个子项目,分别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以下称C-PAR 1,规划项目的协调子项目),增强甘肃省自然保护地系统、加强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性项目(C-PAR 2),加强青海湖-祁连山景观区自然保护地体系项目(C-PAR 3),加强中国东南沿海海洋自然保护地管理,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沿海生物多样性项目(C-PAR 4),中国四川省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并增强湿地管理能力项目(C-PAR 5),以及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项目(C-PAR 6)。截至202111月,C-PAR 1C-PAR 2 C-PAR 3C-PAR 4C-PAR 6五个子项目均已启动并开始实施,C-PAR5即将启动。

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实施的C-PAR 1作为规划项目的协调子项目,负责规划项目总协调、知识管理和成果共享,项目目标是改革中国自然保护地、创新机制,建立有效的国家公园体系,增加自然保护地面积,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保护具全球重要性的生物多样性。项目包括三个组分:一是推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二是加强国家公园体系省级层面建设,主要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和浙江省仙居开展试点(以下简称三个试点);三是规划项目的协调和知识管理。项目于201911月正式启动,实施期为2019-2025年,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设在中心。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自然保护地作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有众多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相关的知识系统,分别由政府机构、学术机构或环保公益组织(NGO)进行知识管理和数据更新,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服务对象提供数据和知识服务。但面向公众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依然欠缺,有关生物多样性知识仍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有效整合我国当前多源生物多样性知识,建立可供自然保护地相关管理机构使用和公众分享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信息最大限度地利用,推动保障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

根据C-PAR1项目文件和双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拟选聘一家机构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管理主体、安全主体由该机构负责。主要任务内容包括开发针对公众使用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宝库、能力发展门户、公众科学园地等功能模块,以及完成平台日常运营与管理等。

相关信息及要求如下:

一、 工作目标

建立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实现规划项目下六个子项目的知识管理和成果共享,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知识传播。

二、 工作内容

(一)开发针对公众使用的功能模块

1.开发生物多样性知识宝库功能模块

该模块将用于收集和展示自然保护地管理最佳实践,示范自然保护地管理成功做法,促进合作伙伴关系。该模块将允许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环保公益组织(NGO)、以及其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者交流经验、分享自然保护地产品、以及其他支持替代生计活动的产品和信息服务等。知识分享方式可多样,包括文档文件、照片、视频、音频、社交媒体链接等。

2.开发能力发展门户功能模块

该模块需根据C-PAR1项目产出1.3(引入保护地能力标准,培训中央层面的改革推动机构,创建有利的制度环境)下拟定的能力标准以及培训需求,开发在线学习/培训模块,参考大型开放式网络(MOOC,音译为慕课)系统,建立在线视频培训平台,满足线上授课功能要求。此外,在项目办指导下,将规划项目下六个子项目相关的培训课程整合进该平台,并与项目目标相联系,以便用户能根据自身需求检索与学习,参加课程考核,并为通过考核的学员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培训证书。

3.开发公众科学园地功能模块

该模块需收集和展示规划项目下六个子项目产出和成果,以及与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对公众进行开放。该模块将鼓励感兴趣的国内和国际公众,通过邮件或在线填写的方式参与贡献相关知识。贡献的知识将由平台审核、整理后发布。

(二)完成平台日常运营与管理

在完成平台系统设计和功能模块建设后,对不同使用对象设置不同访问权限,做好平台不同用户管理和维护工作。合同执行期内,完成平台日常运营、维护及用户管理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更新知识宝库、能力发展门户以及公众科学园地等功能模块,如有需要,完成平台部分功能模块更新与升级。合同执行期结束后,能为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持续运行及维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 产出及进度要求

(一)合同签署日起15日内,提交《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方案设计》,获得项目办认可;

(二)合同签署日起2个月内,完成平台功能模块建设并投入使用,提交《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用户使用手册》,获得项目办的认可;

(三)合同签署日起24个月内,补充和更新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内容,完成平台日常维护和运营(如有需要,完成平台部分功能模块更新与升级),每年610日前提交一次年度总结报告,获得项目办的认可;

(四)项目结项(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前,提交《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运行情况终期报告》,获得项目办的认可;项目结项后,能为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持续运行及维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四、 资质要求

(一)意向机构需满足以下资质要求:

1.近五年内主持或参与过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和管理,具有国家科学数据平台或省部级数据平台开发和运营经验者优先;

2.有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基础;

3.在自然保护地能力发展、公众分享等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和项目经验(需提供支持文件);

4.具有国际合作项目,尤其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经验的优先。

(二) 项目负责人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需提供学历学位证明、职称证明);

2.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地知识平台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工作8年及以上;

3.具有国家科学数据平台或省部级数据平台建设和管理经验者优先;

4.参与过生物多样性或自然保护地知识管理相关国际合作项目;

5.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三)团队成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1.至少2人具备信息技术(IT)或系统开发等专业背景;

2.至少1人具备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专业背景;

3.至少1人具备在线课程培训开发与管理经验;

4.至少1人具有5年项目管理工作经验;

5.成员中具有英语良好者。

五、 获取招标文件的方法及联系方式

  获取文件方法: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和UNDP中国网站上下载招标文件或联系下方联系人获取。

  联系人:王爱华

  电 话:010-82268858   

  电 邮:wang.aihua@fecomee.org.cn

  六、 接受投标的地点、人员及投标截止时间

  所有投标文件应于202210917:00(北京时间)之前通过邮寄、快递或直接送至我中心,以收到时间为准。投标文件应包括加盖公章技术建议书和财务建议书正本各一份和副本各四份,技术建议书与财务建议书应分别密封,逾期递交的建议书将予以拒收。

  投标书接收人:肖穗子

  联系电话:010-82268849

  电子邮件:xiao.suizi@fecomee.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715

  邮政编码:100035

  截止时间:202210917:00(北京时间)

  七、 其他注意事项

  1、封装要求:整个项目建议书的封装应由一个外封袋和两个内封袋组成。外封袋上应注明参与投标的项目名称、单位名称及通讯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在两个内封袋区分标注技术建议书财务建议书;外封袋和内封袋均应密封完好,并加盖单位公章。

  2、人员简历要求:项目建议书所列人员应按照招标文件所列格式提交个人相关信息,并由本人亲笔签名确认。简历格式要求附后。

  3、技术方案要求:请参照工作大纲要求编写技术建议书,并对拟采用的研究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工作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的、重点阐述,该部分内容是评标过程中重要的考核因素。如果未就工作大纲内容做出上述实质性展开阐述,技术建议书将被视为没有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不被我中心接受。

  请有意参与投标的单位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项目管理方的相关要求认真编写投标文件。如出现违规行为,我中心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我中心《关于严肃处理采购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开发 建议书征询文件.docx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2688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100035
技术支持:中绿实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0912号-15